【疾病科普】警惕健康杀手“高血压”!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9月公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每五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例高血压,这种病症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中风和心脏病死亡人数的一半。全球每年由高血压并发症导致的死亡为940万例。而在我国,高血压患病情况也十分严峻,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3亿余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2.6%,治疗率为34.1%,控制率为9.3%。而很多人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患有高血压,较终任其发展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无声的杀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那么,当这个压力过大时,就是高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是因人而异的,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痛、头晕、疲劳、心悸等,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进入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行列,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头晕头痛、夜尿增多、胸闷乏力等。

  另外,当受到外界刺激时,血压会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被称为“急进型高血压”,短期内就会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和病变,诱发中风、心梗、肾衰等疾病。许多高血压的患者死于中风、心衰和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易诱发的疾病

  心、脑、肾等器官是高血压的损害对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

  1、对心脏的影响

  由于血压升高,左心室的阻力上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无相应的供血增加,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血管,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此时的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的血液减少。两者合力作用,会导致心率紊乱、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2、对脑的影响

  对在长期的高血压作用下,脑部的小动脉会严重受损,脑动脉硬化、小动脉管壁发生病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容易形成脑血栓。微小血管堵塞,形成腔隙性梗塞,一做CT经常有腔隙性梗塞,可以导致脑萎缩,发展成为老年性痴呆。因为脑血管结构比较薄弱,在发生硬化时更为脆弱,容易在血压波动时出现痉挛,继而破裂导致脑出血。这些脑卒中(出血、血栓和腔隙灶)的发生和血压有密切的关系。

  3、对肾的影响

  高血压病人如果不控制血压,病情持续进展,5至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可以出现轻、中度肾小动脉硬化。肾小动脉的硬化主要发生在入球小动脉,若无并发糖尿病,较少累及到出球小动脉。当入小动脉因高血压而管腔变窄甚至闭塞的时候,会导致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问题。较初是尿浓缩功能减退,表现就是夜尿多,尿常规检查有少量的蛋白尿,如肾小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将出现大量的蛋白尿。体内排泄物受阻,尿素氮、肌酐大大升高,说明肾脏病变加重,全身性高血压发展,形成恶性循环,使血压上升,舒张压高达130毫米汞柱以上,较终发生尿毒症,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具有很复杂的病因,目前科学认知的病因有如下几点:

  1、遗传因素

  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有家族史,目前多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也被认为是目前高血压产生的主要原因。

  2、年龄因素

  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走高,高血压患者40岁以上居多。

  3、药物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都会影响到血压的波动。

  4、精神和环境影响

  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受噪声或视觉精神刺激等因素都会引起高血压。

  5、生活习惯和疾病所致

  饮食不合理、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和脂肪酸的过量摄入,均会导致血压升高。另外,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功能疾病以及其他神经分泌肿瘤等都会诱发高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

  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2.6%,也就是说一大半的人都不知道自身患有高血压,那么如何来自检是否患有高血压呢?

  1、俗话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肥胖者定期测量血压,向心性肥胖更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

  2、有无出现颈部血管杂音、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

  3、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较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4、突然出现头痛、耳鸣、头晕、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一定要及时测量血压。

  5、35岁以后每月都要测量血压,查看血压正常与否。

  高血压按病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很明确,反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继发性高血压,通过治疗原发病,可能改善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目前还无法根治。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分为两大类: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只要确诊为需要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就一定要坚持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手段。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要注意随访,高血压控制得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一样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需注意:

  1、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

  2、早睡早起,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3、戒烟限酒

  4、保持乐观心态

  5、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6、在家经常监测血压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上一篇:【疾病科普】经常犯晕...什么是“前庭阵发症”?

下一篇:颤抖11载,助他完成心愿!

医院医生亲诊
查看更多 预约挂号

|成都西南脑科网上挂号平台

电话咨询

028-68760707
QQ
咨询